<form id="hz9zz"></form>
  • <form id="hz9zz"></form>

      <nobr id="hz9zz"></nobr>

      <form id="hz9zz"></form>

    1. 首頁 > 電腦資訊 > 電腦知識

      Window 7系統下防毒理念

      作者:佚名   來源:本站   時間:2018-07-04  點擊:100次

          我常聽到一些”比較專業”的IT人員說,”企業人員裝了殺毒軟件也就算了,但是一點殺毒的概念都沒有,以為這樣就不會中毒嗎?”

        但是,一般人聽到這種話,大概會有如下的想法:

        ”是啊?不然哩?”

        在之前的文摘里,大致說明了”安裝殺毒軟件”和”USB儲存裝置”的安全防護原則,但這期我想要更進一步說明病毒的運作原理,以及殺毒軟件的保全之道,希望對于一般企業的電腦企業人員,能提供一些夠用的”殺毒概念”。也許不能”保證”什麼,但至少你對于電腦發生的事情能夠有個梗概性的認識吧!

        精巧脆弱的開機程序

        用電腦都得先開機,從打開電源一直到啟動完成,這就是俗稱的”開機程序”。由于病毒大多會設法讓自己成為”開機程序”的一部分(以便寄生并感染),所以你得先知道這整個程序有哪些步驟:

        1. 電源開啟,如果硬件一切正常則進行下一個步驟

        2. BIOS(基本輸入/輸出系統)執行例行開機檢查,然后以預設的儲存裝置接管開機程序

        3. 依照業界公認的規格,預設的開機裝置(通常是硬碟機)開始進行軟件開機程序,依序啟動的核心、驅動程式……

        4. 核心啟動后,還可以依據設定,啟動企業人員指定的各種常駐程式(殺毒軟件、IM軟件……)

        上述的每一個開機程序中,從這一個步驟轉到下一個步驟,都會留下一個”掛鉤點”。比方說,主機板上的BIOS系統要把執行儲存媒體的開機程序,它會從固定的位置去執行開機命令,這固定的位置是哪里?我們一般人不用知道,但這位置鐵定是公開的規格。

        所以,寫的人知道儲存媒體開機的位置,寫磁碟維護程式的人也知道,寫工具程式的人知道,而寫病毒的人……當然也知道,所以就有所謂的”開機型病毒”。

        不過,現代這種”開機型病毒”很罕見了,主要是因為開機后,啟動的都相當龐大且復雜,這類病毒難以在這麼復雜的開機狀況下還能正常運作。目前大部分的病毒,大多選擇在這一塊進行破壞。

        不能開機的可能性有……

        不管是Windows、Mac OS、Linux還是BSD,的起始啟動都是由精巧的循序步驟所構成,一環接著一環。通常必須設定處理器的運作模式,啟動系統核心、驅動程式和繪圖介面,然后啟動常駐程式,最后再把使用權交給企業人員。如果這一連串”精巧”卻也”脆弱”的過程出了一點小差錯,系統啟動不能,企業人員就會說”啊我這臺電腦掛了/當機了/葛屁了/不能開了/死掉了……種種說法,不一而足:

        ● 驅動程式出了問題

        ● 核心程序出了問題

        ● 儲存OS核心程序的磁碟出了問題

        ● 企業人員的常駐程式出了問題

        只要有一個小環節出錯,就可能讓無法正常啟動──幸好這種狀況不會常常發生。

        到此為止,上述的概念聽起來都似乎很簡單?

        請引進”記憶體”的概念

        無論是哪個,等開機程序完成后,企業人員就可以執行各種應用軟件。比方說,你可以執行瀏覽器、文書處理程式、影片播放程式……,具體的行為就是用滑鼠在應用程式的圖示上,連續按兩下滑鼠左鍵,是的,就是這麼的”easy”。

        只是一般人時常忘記的是:電腦里有個很重要的”元件”,稱為”記憶體”。當企業人員按下電源,執行開機程序時,這程序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:把的核心”從儲存媒體啟動到記憶體里面”。

        的核心啟動到記憶體里面之后,依照開發廠商的設計,會不斷地維護著自身核心和企業人員應用程式的正常運作,這個過程一樣是精巧而脆弱的。此外,由于程式是”人”寫的,若是寫程式的人”亂寫”(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),應用程式有可能會造成核心程序被破壞而導致當機。

        至于病毒呢?

        病毒會希望自己能夠有下列能力:

        ● 常駐在記憶體中,把自己偽裝成的一部分

        ● 偽裝的過程中,最好讓任何人、任何軟件都發現不到

        ● 盡可能不要干擾原先程式的運作,以免自己被察覺

        ● 盡可能用各種方法,把自己(病毒)附身到別人(別臺電腦)身上

        ● 如果有必要,可以作一些對作者有用(或是好玩)的事情,包括竊取個資、造成破壞……

        可執行文件學問多

        好,如果病毒要把自身藏到記憶體中,首先它得讓你去”執行”它。

        問題是,哪個人會傻傻執行病毒──如果病毒的額頭上寫著”我是病毒,來喔來喔,來執行我”,那你會去碰它嗎?鐵定不會吧!(也許會有例外……但我不想討論這種例外。)

        所以,病毒的寫作者會想方設法、處心積慮的讓企業人員在不知不覺中執行之,以達成”感染”的目的。

        所以,”可執行文件”,就成了大部分病毒”寄生”的主要目標了。

        所謂的可執行文件,就是我們所說的”程式”、”軟件”,通常這類軟件也是一個(或數個)檔案所構成。前面已經說過,軟件要啟動到記憶體中,才能被企業人員所執行、運用之,因此軟件的作者會使用開發工具將”原始程式”編譯成”可執行文件”,然后運送給企業人員,讓企業人員可以執行之。

        以前,可執行文件只有固定幾種格式:副檔名是。COM、。EXE、。BAT的,這些都是可執行文件。到了Windows 7時代,這還是沒變。不過,Windows后來引進了很多”比較罕見”的可執行文件案格式。比方說,。DLL是”動態連結程式庫”,它也是一種”必須依附在主程式”底下的一種可執行文件案;。SCR是螢幕保護程式,它也是一種特殊功能的可執行文件;。MSI(Windows Installer Package)通常見于”安裝程式”,但是……它也是一種可執行文件;有些敘述檔,像是。VBS、。JS……,它們也是可執行文件案。

        執行就是最危險的事

        問題是,Windows預設會隱藏它認得的檔案的副檔名,所以,老實說,你也不知道你到底執行了什麼。

        那也沒關系,各位只要想像:當你在某個圖示上按兩下滑鼠左鍵時──你肯定是要執行什麼。

        執行個什麼時──你一定要記住:這是我們”企業人員絕對要注意的‘Red Flag’信號了”。如果有個什麼事情你一定得提高警覺的話,除了”有人問你密碼”這件事情以外,另一件事就是這個了。

        所以,你一定要記。

        ”執行個啥東西時一定要小心!

        就這麼簡單。

        因為,很多病毒會依附在可執行文件案里面,你”一執行就中毒了”。不僅如此,中毒的電腦沒清乾凈前,它們會不斷感染電腦里的檔案,或是發出病毒信件,或是感染伺服器上的其他檔案……而且這類病毒還會修改系統設定,讓企業人員”即使發現不對了”的清理工作變得困難──有時幾乎是不可能。

        所以,有時候,中毒的電腦非得整個重裝不可,就是因為所有的可執行文件都被感染而無法復原了。

        Internet更是”地獄之門”

        但是,恐怕還有個真正防不勝防的東西──那就是網頁!

        當你用瀏覽器去連任意一個網頁,老實說……地獄之門就打開了(我上期已經用過這梗了,算老梗)。因為網頁可以讓你作很多事,執行很多功能──而且大多是自動而你不自知的。正常的網頁當然不會整你,或是讓你中毒……但是,不正常的網頁其實還不少哩!

        事實上,各位要知道,瀏覽器本身就是個”執行者”,它本身就是被設計成”用來執行各種功能”的工具。不僅如此,尚有所謂的”相容性”問題,但是瀏覽器本身就被設計成所謂的”跨平臺”,最好所有的瀏覽器都能有相同的能力,好讓網頁開發者可以寫一個功能──就可以讓全世界所有的企業人員都能使用──gosh!世界大同的實現真是莫過于此了。但是,這也讓網頁病毒撰寫者有了可乘之機……有什麼方式會讓這些病毒寫手更省事呢?當然是寫個跨平臺的萬用病毒啦!

        網頁類病毒的形式很多,有的會利用所謂的”敘述”(JavaScript)不斷地彈跳惱人的視窗,有的會偷偷地把病毒塞到你電腦,有的會直接執行一些該死的動作……而且老實說,這類問題要比可執行文件中毒更麻煩,因為企業人員根本無法知道。

        所以,殺毒軟件(或是所謂的Internet Security)在這種情況下就異常重要了。

        本期結論:不讓病毒被執行的方法

        那麼,能夠只靠企業人員的小心就防堵病毒的流竄嗎?如果可以,那我也可以當藍帶廚藝學校畢業的廚師了……顯然這不可能嘛,所以我們得系統化的想想,每一個環節之下,我們可以做什麼,底下是一些常見的”防堵毒的方法”列舉:

        ● 每個程式都要經過某種認證

        為了不讓企業人員執行到不該執行的臟東西,于是廠商就規定”你所執行的每個程式都要給它檢查過”。呵呵,你覺得好笑?不,iPhone就是這樣──雖然它本意未必是要殺毒,可是這個封閉系統就還相當安全──因為所有軟件上架都要經過Apple核可。

        ● 每個程式(只要被認定有危險性)都要企業人員同意執行

        Windows Vista/7底下有個UAC,只要判斷你的程式有危險性就會跳出來要你”確定”,這樣會讓病毒”比較難默默的感染你”,只是一般人還沒受其利,可能就氣到先關掉這功能了。但平心而論,要殺毒又要方便,這也是某種程度的必要之惡。

        ● 裝上殺毒軟件

        殺毒軟件”理應”可以防堵可執行文件病毒,而防火墻軟件”理應”可以防堵來自Internet內外的攻擊,而且你別說”我都不亂執行臟東西我不用裝殺毒軟件”──最好是,你最好都不要上網。有些網路蠕蟲根本只是利用所謂的”漏洞”直接鉆到你電腦的記憶體里面,然后你的網路連線就自動癱瘓了。你就算什麼都不做,也會有中毒的可能。所以請一定要用殺毒軟件──不管是免費版還是付費版。

        ● 執行任何”可執行”的東西,你都得多注意

        確實,很多人亂執行程式──并順帶執行到病毒,這是殺傷力最大的問題──何故?因為,這是”你自己去執行到的”,所以病毒逮到機會就絕對可以為所欲為,它會替換系統注冊檔,隱身到電腦硬碟的深處,感染各種重要的檔案……結果呢?結果就是”輕則重裝,重則死當”,所以這未必是”唯一原則”,但確實是一般企業人員所該知道的最重要原則。

      推薦游戲

      換一換
    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